“第一次從外國人的視角了解跨文化傳播,拓寬了視野,很有意義?!?/p>
“能夠赴百度現場體驗當下最火的文心一言實在是太棒了?!?/p>
“互動式的交流讓大家開拓了思路、建立了聯系,對以后工作幫助很大?!?/p>
“培訓非常及時,單位即將組織一場涉外活動,課堂上的收獲馬上就能用得上,太贊了!”
8月22日至24日,“2023年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新聞宣傳培訓班”在北京工商大學舉辦。來自全市各相關單位近70名學員參加。培訓結業式后,學員們紛紛發來培訓心得,稱此次培訓干貨滿滿,課程設計系統全面,緊貼實戰,實用性很強,收獲頗豐。
此次培訓聚焦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宣傳與國際傳播,精心設置課程體系,有理論,有案例,有研討。培訓邀請中聯部信息傳播局、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環球網等相關領域專家和高校學者進行授課,并赴百度集團參觀體驗當下最熱人工智能“文心一言”。培訓還首次邀請國際媒體人Justyna(翠花),交流學習外國人視角的跨文化傳播。
講好故事塑形象
對外傳播中如何突出內容建設創新方法手段?如何創作更多更好有深度、有溫度、有熱度的作品?如何掌握新媒體的發展趨勢與技術特點,制作精彩的短視頻作品?培訓專門設置“對外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短視頻的策劃制作與傳播規律”兩門課程,用豐富的案例帶領學員進行探索與思考,從實際工作出發,加深對新媒體的了解,提高利用融媒體平臺開展外事新聞宣傳工作的能力。
跨文化傳播新視野
跨文化傳播需要相互理解和有效溝通,需要換位思考。為提升學員跨文化傳播的意識與能力,培訓首次邀請外籍人士授課。國際媒體人Justyna從自身視角出發講述東西方思維差異,引導學員從深層次思維模式、宏觀的篇章結構和微觀字詞層面,進行跨文化傳播的適應和調整。培訓期間,課堂活躍、互動熱烈,學員們都不愿意錯過這一場面對面的跨文化交流機會。
理論學習強根基
培訓精心遴選新時代國際話語權建設、新聞寫作專項培訓以和城市形象的國際傳播等課程,理論聯系實際、更加注重實戰,有針對性地解決學員在全媒體時代做好國際傳播工作中面臨的具體問題;赴百度集團參觀座談,了解當下先進的互聯網前沿技術、自然語言處理等;組織學員進行互動式交流,就在工作中更好展現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的進展成效、做好北京城市國際形象的對外傳播、講好新時代“北京外事故事”,強化資源共享、經驗互鑒,全方位提升培訓效果。
精彩回放:
孫一楠(中聯部信息傳播局新媒體處處長):“要把有意義的事情做的有意思,把有深度的東西做的有溫度,把有情懷的表達做的有情趣?!?/p>
劉?。ū本┩鈬Z大學教授):“城市形象的國際傳播要用復合性思維?!?/span>
張志洲(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話語權意味著國際合法性,意味著掌握規則評判權,意味著利益的維護”。
何卓謙(環球網新聞中心視頻主編):“短視頻制作要注重文案策劃,內容為王,原創才是核心競爭力?!?/p>
范敏(北京工商大學副教授):“新聞寫作要注意故事化策略,即把新聞變故事的過程概括為:主題事實化、事實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細節化?!?/p>
Justyna (國際媒體人):“在跨文化傳播中,人們常常下意識的認為別人與自己一樣,從而形成交流阻礙,傳播阻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