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9月27日上午召開的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北京市加快完善頂層設計,編制了《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確定了“一核、兩軸、多板塊”的空間布局,擘畫出未來15年的發展藍圖。
據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副主任楊浚介紹,編制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專項規劃尚無先例,編制過程中,北京充分辨識、總結全球國際交往中心城市建設的主要特征、趨勢、規律,同時深入分析北京建立國際交往中心的優勢條件和差距短板,重點聚焦在五個方面的關鍵環節,包括找準目標定位,構建立體化的功能體系、保持空間布局的前瞻性、聚焦多樣化的活動要素、形成常態化的運行機制等?!秾m椧巹潯访鞔_了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的發展目標,即緊密對接“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到2035年,將北京建設成為承擔我國重大外交外事活動的首要舞臺、引領全球科技創新和交流合作的中心樞紐、展現中國文化自信與多元包容魅力的重要窗口、彰顯我國參與全球治理能力的國際交往之都。
據介紹,《專項規劃》構建的“一核、兩軸、多板塊”的空間格局是指,“一核”為首都功能核心區,是開展國家政務和國事外交活動的首要承載區,是展示國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區;“兩軸”為中軸線及其延長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國際交往功能的集中承載區,是體現中華文化自信和大國首都形象氣質的代表地區;“多板塊”是拓展豐富公共外交和民間外交的承載空間,是多維度、全方位展現北京國際化大都市形象魅力的亮點板塊。同時,《專項規劃》還強調加強國際社區、涉外教育、醫療服務、防疫檢疫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方位提升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能力,構建輻射區域、高效便捷的交通體系支撐保障。著力打造重大國事活動運行保障、國際高端要素集聚等六個功能平臺,健全組織領導體系、加強政策創新和基礎保障等機制建設。
(記者 黃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