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石經,世界風景,云居故事,世界表達。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房山石經精神,講好云居故事,深入發掘云居寺獨特的歷史底蘊,讓珍貴的文物“活”起來,2024年7月26日,“中華文化奇跡——北京房山云居寺歷史文化展”走進馬來西亞,在吉隆坡Menara KEN TTDI(M樓)1號廳隆重開展,為當地民眾奉獻一道有著1400余年歷史積淀的文化盛宴。
展覽以云居寺千年刻經史為主線,從“云居春秋”“刻經偉業”“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四個部分展開,以文物拓片、圖文實景和攝影作品等多種形式,再現云居寺跨越千年的深厚歷史、最具代表性文物的文化內涵,以及文物保護工作背后的故事,讓觀眾充分領略綿延千載的房山石經文化和云居寺深厚的歷史底蘊,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古今對話。
同時,在展陳方式上充分運用VR等現代科技手段,觀眾通過佩戴VR眼鏡實現遠距離“漫游”云居,現場參與體驗傳統木經板印刷技藝,可滿足不同年齡和層次觀眾的文化需求,實現歷史與現代的結合與創新。
房山石經刊刻始于隋大業年間,歷經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共刻佛經1122部、3572卷、14278方,共計3500萬字,建成了全世界最大、最古老的石刻圖書館,創造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跡。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文化價值,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