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北京特色的國際交往中心建設之路。
國際交往中心是北京“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之一,也是北京做好“四個服務”的應有之義。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對于優化提升首都功能、更好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6月26日召開的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專場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市政府外辦主任熊九玲表示,北京牢牢扭住“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和“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兩條主線,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北京特色的國際交往中心建設之路。
高標準服務重大國事活動
作為首都和國際交往中心,北京是新時代元首外交重要舞臺,是國家主場外交和重大國事活動主要承載地。近五年來,北京接待黨賓國賓訪京團組605個、近1.2萬人次,圓滿完成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等10余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服務保障任務。特別是北京冬奧會期間,高標準接待服務31位外國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實現閉環模式下重大主場外交服務保障新突破。
今年上半年,北京接待了78個黨賓國賓團組,3000人次,相當于過去三年團組總量的2倍。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舒爾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外國領導人訪華期間,高標準做好屬地服務保障工作。
全面提速國際交往設施建設
北京按照“一核、兩軸、多板塊”的空間格局,持續加強對重點區域和硬件設施的國際交往功能指引。持續推進天安門地區、中南海周邊等傳統國事活動區域專項整治工作,完善提升長安街及其延長線、中軸線北延長線的國際交往功能,制定實施南中軸地區規劃。雁棲湖國際會都擴容提升,大興國際機場“鳳凰展翅”,環球影城主題公園盛大開園,“冰絲帶”“雪飛天”“雪飛燕”等冬奧場館精彩亮相,城市副中心“運河之舟”“森林書苑”“文化糧倉”三大文化設施實現封頂。
隨著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國際交往重大設施建設開足馬力、全面提速。棲湖飯店主體結構封頂,雁棲湖北二路建設進入“加速期”。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加快裝修改造,第四使館區道路及市政管線建設完成規劃設計。中關村論壇永久會址年內竣工。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啟動全面建設。新國展二期主體結構年內全面建成。
在京外資企業總量達5萬家
北京入圍《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數量達54家,連續10年居全球城市榜首。在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26家,外資企業總量達5萬家。北京中日創新合作示范區、北京中德國際合作產業園累計簽約國際合作項目100余個。北京出臺國際組織落戶便利化措施,建設我國首個國際科技組織總部集聚區,推動全球音樂教育聯盟、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全球服務貿易聯盟、世界互聯網大會等落戶北京,在京注冊登記的國際組織達113家。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關村論壇、金融街論壇持續擴大國際陣容,國際化水平穩步提升。
一季度入境游客同比增49%
北京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首要窗口,創新舉辦“駐華使節感知北京”“駐華使節招待會”等活動10余場,“外國駐華記者新年招待會”“外國記者走進北京”等活動60余場,全面展示自信、包容、開放的大國首都形象。持續優化涉外服務和國際化環境,規劃布局國際學校106所,20所新建國際學校投入使用,北京協和醫院等8家國際醫療試點機構全面啟用,中關村科學城、亦莊等8個國際人才社區加快建設,望京小街、順義羅馬湖等國際化特色示范街區成為網紅“打卡地”,高品質、國際化公共服務惠及廣大市民。
北京還率先頒布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持續加強涉外政務服務供給,全市政務服務中心外語辦事窗口覆蓋率達85%,各區外語標識準確率達94%,全市綜合準確率達到98.2%。組織開展外交官、外國記者“感知北京”“走進北京”系列活動,外籍群體在京工作生活便利度持續提升。
大力改善國際化消費休閑環境,培育精品國際旅游線路,多措并舉繁榮入境游市場。一季度,入境游客數量達到11.3萬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9%。
“雙樞紐”國際航線加快恢復
北京市搶抓線下國際交往有序恢復的契機,按下了對外交流合作的“快進鍵”。優化APEC商務旅行卡審批程序,為赴境外招商引資團組開通“綠色通道”,為外商來京投資洽談創造便利條件?!半p樞紐”國際航線加快恢復,今年5月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新增和恢復國際航線18條,海關監管驗放進出境航班4912架次,環比增長19.8%。北京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展現強勁韌性,首個北京地區中歐班列正式開通,開辟了國際貿易新通道。高水平舉辦中關村論壇,平行論壇外籍演講嘉賓占比超四成,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記者:余晨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