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跨境往來日益頻繁、線下國際交往加速升溫、國際合作潛能持續釋放……北京市政府外辦主任熊九玲在6月2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北京搶抓線下國際交往有序恢復的契機,按下了對外交流合作的“快進鍵”。
熊九玲介紹,實施新冠疫情“乙類乙管”后,北京第一時間制定實施外事和港澳工作服務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八項措施,積極挖掘跨國公司、友好城市和國際組織的優勢資源,策劃組織高能級外事活動。優化APEC商務旅行卡審批程序,為赴境外招商引資團組開通“綠色通道”,為外商來京投資洽談創造便利條件。堅持“引進來”“走出去”雙向發力,推動資金、技術、人才等高端要素不斷聚集。
數據顯示,今年5月,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新增和恢復國際航線18條,海關監管驗放進出境航班4912架次,環比增長19.8%。在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已達226家,外資企業總量達5萬家。北京中日創新合作示范區、北京中德國際合作產業園累計簽約國際合作項目100余個。
據介紹,北京著力吸引國際組織落戶。今年5月,北京在朝陽區東湖國際中心建立了全國首個國際科技組織總部集聚區,從辦公場所、配套設施、會議服務等方面為入駐國際組織提供承載空間和服務保障,推動國際組織集群式落戶。截至今年6月,已有113家國際組織在北京落戶。
熊九玲表示,今年以來,北京國際交往重大設施建設開足馬力、全面提速。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加快裝修改造,第四使館區道路及市政管線建設完成規劃設計,新國展二期項目主體結構預計年內全面建成。北京持續加強對重點區域和硬件設施的國際交往功能指引,推動國際交往空間更加豐富、功能日益完善。
(記者:羅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