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金融監管局11月17日發布消息,近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復同意,在北京市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并啟動認股權登記和轉讓綜合服務試點,這也是該項綜合服務在全國的首個試點。試點將通過服務模式和產品創新,探索破解早期科創企業融資難題,進一步拓寬科創企業的融資渠道。
根據批復,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將依托區域性股權市場,依法合規、積極穩妥建設認股權的確權、登記、托管、結算、估值、轉讓、行權等一系列綜合服務的試點平臺。市金融監管局表示,試點將著力暢通認股權全生命周期的良性循環,更好地解決科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所謂認股權,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選擇權。比如一家科創企業拿到投資機構資金的同時,要按約定給投資機構一個選擇權,即在未來某一時期,投資機構可行使該選擇權,認購企業一定數量或金額的股權。近年來,一批金融機構、私募基金、地方金融組織紛紛探索使用認股權這一金融工具,進行投貸聯動、股債聯動試點。認股權已逐漸成為科創型中小微企業拓寬外部股權融資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向更多初創期、成長期科創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的重要金融工具。
不過,國內認股權仍面臨著缺制度、缺平臺、缺生態等諸多發展“痛點”,直接影響金融服務科創的效果。以認股權業務份額最大的商業銀行為例,目前全國90%的銀行都在嘗試“投貸聯動”支持企業科創,具體形式就是“認股權+貸款”。但投貸聯動面臨一大難題,即“貸”容易,“投”很難,銀行輕易不敢認購股權。如果沒有二級市場,認股權都積壓著無法變現,最終也就讓“投貸聯動”失去了聯動意義。
“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就是要解決科技金融的這一痛點?!北本┕蓹嘟灰字行目偨浝沓删叛惚硎?,在北京“兩區”建設和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的政策框架下,北京率先開展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對規范認股權業務發展,支持以投貸聯動、股債聯動為核心的科創金融服務模式和產品創新,破解早期科創企業融資難題,都具有重要的“破冰”意義。
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北京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20年12月,中國證監會已批復同意北京率先開展基金份額轉讓試點,打通資本循環堵點,吸引耐心資本為科技創新加速。
(記者: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