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在“兩區”建設貿易投資便利化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市“兩區”辦專職副主任劉梅英表示,“兩區”建設兩年來,市“兩區”辦已基本完成國務院批復的“兩區”方案涉及各項任務,累計實施了近70項突破性、引領性政策,落地了140余個標志性項目和功能性平臺。在“兩區”政策帶動下,今年1到8月,全市實際利用外資152.4億美元,同比增長37.9%,其中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占比超過九成。
兩年來,“兩區”制度創新謀劃更進一步。在宏觀層面,積極對標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研究與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DEPA(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落地實施相銜接的政策創新;制定出臺《把握RCEP機遇 助推“兩區”高水平發展行動方案》,重點推動加強與RCEP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合作。在中觀層面,圍繞重點產業全產業鏈開放、關鍵要素全環節改革,相繼出臺了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十個專項改革行動方案。在微觀層面,小切口推進改革,會診離岸貿易、文化貿易、美麗健康等新模式新業態和細分產業發展方面的裉節兒,疏通政策堵點,將改革向縱深推進。
“兩區”建設保障機制也更進一步。通過制定實施《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關于促進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的決定》,為“兩區”制度開放提供基礎保障。同時,重點園區提升標準化,通過完善服務體系、招商推介體系、園區評價體系和實施形象提升工程,助力園區面貌煥然一新。此外,開放創新協同化,建立共建、共推、共享的對外開放省市間合作機制,以區域協同開放助力國家對外開放大局。
劉梅英介紹,兩年來,“兩區”政策落地成效更進一步。人才方面,發布2.0版“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和“對境外人員開放職業資格考試目錄”,動態調整目錄內容,緊扣“兩區”建設急需和人才緊缺情況提高目錄含金量,配套更加精準的人才支持措施,提升服務便利度。綠色金融方面,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升級為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加快構建碳配額和環境權益交易市場,成交額突破30億元。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開放度提升,允許外國專利代理機構在京設立常駐代表機構,對外開放專利代理師職業資格考試等??缇迟Q易方面,便利政策持續擴充,出臺28項支持措施,開通3C免辦便捷通道,推廣口岸通關監管“免于到場查驗”。數字經濟領域,升級北京大數據交易所交易平臺,搭建全國首個數據資產登記中心,探索數據資產評估方法。生物醫藥方面,跨境電商銷售進口醫藥品試點進口醫藥品種類擴展到66類,試點企業擴增到6家。
劉梅英表示,下一步,“兩區”建設將繼續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抓好新一輪制度創新謀劃,以市場主體感受度為導向,擴大“兩區”政策實施效果,推動首都開放改革行穩致遠。
(記者:馬婧)